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专访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刘湘云

不眠客| 2018-12-26 03:15 阅读 668 评论 0

数字经济如春风来袭,已然成为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20.3%,占GDP比重达到32.9%,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另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测算,2018年上半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16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8.2%。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刘湘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将对整个经济环境带来根本性变革,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组织形式创新和社会大众生活。


“在传统经济发展趋于疲软的态势下,全球经济正不断向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数字经济转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经济与社会领域融合,成为商业模式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刘湘云称。

对于即将在广州举办的2018数字经济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产业论坛,刘湘云表示,近年来,包括G20峰会在内的各类国际高峰论坛都将“数字经济”作为重要议题,此次2018数字经济峰会恰逢其时。目前,广州市正规划建设国家数字经济改革试验区,通过举办高峰论坛,集聚专家学者献计献策,将有助于推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最终贯彻落实国家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经济如火如荼发展之际,数字人才缺口已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清华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的《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显示,当前的数字人才多为产品研发型人才,占比高达87.5%,数字化运营占比约7%,大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等深度分析职能的比例只有3.5%左右,先进制造和数字营销职能的比例不到1%。

刘湘云认为,培养数字人才迫在眉睫,目前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高校的专业化培养、社会培训机构开设的短期培训班培养以及政府部门主导的数字经济领域干部培训课程等。

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财经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日前,广东财经大学和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协同广州市及海珠区有关政府部门,共同创建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与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研究院,采用“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数字人才。

刘湘云介绍称,数字人才是复合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经济、管理、法律、产业政策等多学科知识,同时还需具备卓越的实践能力和管理技术。

“采用‘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协同培育人才,是目前可行的最佳方式之一,除此之外,还须依托优秀的创业项目,提升数字人才的实践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在这方面,我们正在不断努力。”刘湘云表示。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