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340亿巨额作价!中国半导体最大并购拿下全球巨头,到底值多少钱

听到涛声| 2018-12-22 14:14 阅读 660 评论 0

2018年,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了一桩巨型并购案,国内一家上市公司,以总估价约300多亿元,收购全球半导体巨头——安世半导体。

这家上市公司,就是今天案例的主角,闻泰科技。本次收购对价为114.35亿元,用于收购安世半导体33.66%股权,对应整个公司作价339.73亿人民币。

这笔收购之所以引起巨大关注,不单因为巨额的天价,更因为中兴事件后举国对于“芯”的重视。

安世半导体可提供分立、逻辑、MOSFET 器件一站式服务。其中,通用分立器件领域排名全球第一、标准逻辑器件领域排名全球第二、功率 MOSFET 领域排名全球第二。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通信基础设施、消费和计算及便捷式设备众多市场,主要客户为:博世、华为、苹果、三星、华硕、戴尔、惠普等企业。

安世,由恩智浦半导体拆分而出,下图为其分拆前母公司恩智浦半导体的画风。

从2010年最低10.17美元,一路上涨至2018年的125.20美元,8年上涨12倍,可谓彪悍。更彪悍的是,高通曾计划耗资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为芯片史上最大并购案。

图:股价图(单位:美元)

这笔蛇吞象的交易双方,都很有意思。

卖方,其实是中国财团——2016年6月14日,建广资产、智路资本与 NXP B.V.(即恩智浦)签署了收购协议,恩智浦将标准产品业务,转让给建广资产以及智路资本。2017年2月7日,当时的成本27.6 亿美元(约合181亿元人民币)。

当时181亿元人民币的收购,与如今339.73亿人民币的对价,溢价超过87.69%。

买方,是中国的上市公司——闻泰科技。华为、小米、联想、MOTOROLA、魅族、中国移动、华硕、LG、Vodafone等知名厂牌都是它的客户。并且,它是全ODM行业唯一的高通 5GAlpha 客户。

这家公司于2016年借壳上市,此前的上市主体于1996年上市,四次易主,先后做过纺织业、电子、房地产、矿业。

来看它的业绩——2015年-2018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16亿元、134.17亿元、169.16亿元、110.0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0.48亿元、3.29亿元-1.6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3亿元、2.91亿元、13.94亿元、18.69亿元;销售毛利率为:17.13%、8.02%、8.98%、6.95%。

仅看上面的几个数据,或许你已经产生了几个疑问:归母利润为何波动这么大?毛利率为何这么低?

同时,几个值得我们仔细复盘的问题也渐次浮现:

1)本案买方为借壳上市,而之前的壳曾在历史上多次易主,那么,在闻泰科技之前,这家公司究竟经历过什么?

2)闻泰科技,作为一个ODM龙头,花费如此之大的对价并购安世半导体,必要性到底在哪里?

3)半导体是一个典型的高科技行业,估值往往是巨大的难题。那么,安世半导体,如此体量的半导体巨无霸,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做估值?

4)本次收购案如果正式完成,安世半导体纳入闻泰科技麾下,那么这个综合体该如何估值?合理区间在哪里?

今天,我们就以闻泰科技入手,来研究下电子零部件领域的产业逻辑,以及财务特征。

闻泰科技实际控制人为:张学政,总计持股比例29.97%。主要产品为:手机ODM制造和商品房销售。

图:股权结构(单位:%)

第一大业务,手机ODM,是英语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的缩写,直译是“原始设计制造商”。ODM是指某制造商设计出某产品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另外一些企业看中,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称来进行生产,或者稍微修改一下设计来生产。

它和OEM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由委托方提出产品设计方案(不管整体设计是由谁完成的),且被委托方不得为第三方提供采用该设计的产品;而前者从设计到生产都由生产方自行完成,在产品成型后贴牌方买走的。

目前,已经为华为、小米、联想、MOTOROLA、魅族、中国移动、华硕、LG、Vodafone等品牌产生产品。并且,它是全ODM行业唯一的高通 5GAlpha 客户,无论是现在研发高通平台的 4G 产品,还是未来 3-5 年研发高通的5G产品,都有不错的前景。

图:供应商名单


此外,还有一块业务,商品房销售——由于其通过借壳上市,此前曾遗留一定的商品房销售业务。2017 年已经公告剥离剩余房地产业务。

从收入结构来看,已经从房地产为主业转向通信,且通信行业占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94%。

图:业务构成(单位:%)

来看业绩——2015-2018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16亿元、134.17亿元、169.16亿元、110.0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0.48亿元、3.29亿元、-1.6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3亿元、2.91亿元、13.94亿元、18.69亿元;销售毛利率为:17.13%、8.02%、8.98%、6.95%。

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相较于2015年,营收体量大幅上升,主要由于新装入资产,闻泰通讯的利润表首次并入本公司,使得本期收入较上年增长近18倍。

从时间轴上来看,闻泰科技的前世今生,我们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在闻泰科技借壳之前,它其实是一个在资本市场时间很长的老“壳”,它的前世今生,分别如下——1996-2001(黄石康赛)、2002-2006(湖北天华)、2007~2015(中茵股份)、2016至今(闻泰科技)。

图: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图:盈利能力(单位:亿元)

图:ROE&ROIC(单位:亿元)


图:股价(单位:元)

好,粗略扫描一遍基本面,有几个重要问题要思考:

1)第一阶段,为什么1998年开始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2)第二阶段,新资产为什么才进入两年,就开始大额亏损?

3)第三阶段,为什么资产结构上存货开始大增?

4)第四阶段,为什么营收开始暴增,收购全球巨头之后,该怎么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