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银行 宋清辉:传统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爱”与“恨”

“随着银行不断介入支付领域,对整个支付行业预计会带来深远的影响,毕竟银行在大额支付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大额支付业务加速回流银行体系会是长远的趋势。”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则认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比,银行系优势在于其安全性较好,用户整体对银行体系的信任度高。劣势则在于仍然对移动支付重视不够,特别是在一些便民创新上落后了,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也不是很好。

《商学院》记者 王润珠 王倩
“很明显感觉到银行也在仿照建立第三方支付系统。”第三方支付人士陈英(化名)对《商学院》记者讲述,传统银行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的“微妙变化”。
在以往的“直联”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直接对接银行,而像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因为手握大额资金沉淀,在费率议价上占有不少优势。
现在,传统银行想要从风靡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争夺支付入口,眼下正换位思考:为什么不能做属于自己的支付通道呢?
传统银行也当起“掮客”
支付作为沉淀用户的入口,越来越发挥其重要性。“有些支行以前开放接口给第三方支付机构,但以后切到网联,银行的流水会变少。”跟多数业内人士一样,陈英认为网联的“出世”多少会影响传统银行。
不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持有不一样的看法。杨涛对《商学院》记者表示,很多人认为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的零售支付冲击非常大,但其实这个冲击并不是规模上的冲击,在支付报表里面,整个交易规模金额中,银行占有97%以上,第三方支付占比也就是3%,甚至不到3% 。
“但第三方支付的交易笔数特别多,而且很多支付也是跨行,事实上,第三方支付的真正意义在于小额零售,触及用户。”杨涛说。
尽管第三方支付还不足以撼动银行零售,但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增长,让传统银行明显感觉到压力重重,这在以下一组数据中就可窥一斑:在央行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中显示,银行电子支付总金额为545.58万亿元,同比减少25.37万亿元,而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主的非银支付机构则完成支付业务9632.90亿笔,金额 31.49 万亿元,大幅增长 67.85%和 34.87%。
第三方支付来势汹汹,传统银行按捺不住,近年来也在支付领域中探索创新“黑科技”。
比如光大银行的“云缴费”,交通银行“手机信用卡”、招商银行APP能实现“刷脸”办理转账。
招商银行信用卡为例,其把目标客群的经营重点放在20~35岁之间的年轻人,涉足泛娱乐营销,通过与影视、音乐、动漫、游戏等领域的优质 IP 展开异业合作,与用户分享招行信用卡产品信息及品牌主张。
在移动支付领域,从国内最早试水“手机钱包”到“一闪通·云闪付”系列产品的发布,从率先支持 Apple Pay 到首批直连合作支持 MI Pay 和 Huawei Pay,招行都在紧密布局消费场景。
而在二维码支付市场上,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有二维码支付产品。其中建行的“龙支付”,包括了AA收款、向朋友付款、付款码、红包等系列功能,看起来与支付宝和微信页面非常相似。
而在外资行的队列中,今年汇丰跟风无现金支付。9月,汇丰宣布推出手机银行人脸识别功能,成为首家启用该新技术的外资银行。
汇丰中国副行长兼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总监李峰表示:“从全球来看,内地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纳态度最为积极乐观。以人脸识别为例,汇丰最新的关于科技信任度的调查发现,近半数的内地受访者认为该技术将会为生活带来便利,高出全球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同时,内地消费者在移动支付领域亦遥遥领先于发达国家。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手机支付的使用规模增长迅速,2016年,使用手机支付的用户达到4.7亿,较前年增长约三成。”
传统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爱”与“恨”
一边银行正学习第三方支付的优势,进军移动支付领域;另一边传统银行也和第三方支付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为第三方支付提供通道,这使得传统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关系越显得“微妙”。
“随着银行不断介入支付领域,对整个支付行业预计会带来深远的影响,毕竟银行在大额支付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大额支付业务加速回流银行体系会是长远的趋势。”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则认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比,银行系优势在于其安全性较好,用户整体对银行体系的信任度高。劣势则在于仍然对移动支付重视不够,特别是在一些便民创新上落后了,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也不是很好。
去年微信及支付宝相继宣布“免费时代”终结,提现需要手续费,业内纷纷认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也开始并驱争先。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银行也加入支付市场竞争,在可预见的未来,或许无现金支付社会将会成真。
宋清辉对《商学院》记者表示,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他们所推出的支付严格意义上并非真正的电子货币,而是将用户的资金放入庞大的资金池当中。只要客户没有进行存入和提取,所有的交易只是用户终端显示器上数字的变动,其资金池中的货币总量不会发生改变。央行作为货币的唯一发行机构,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其他机构只能称之为货币互联网化的“搬运工”,而非货币的“创造者”。因此,当前的企业仅仅是为“无现金社会”起到推动作用。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之前,我们还难以进入真正的“无现金社会”。原标题:反攻,传统银行加码支付“黑科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神点评

17157314879 2017-12-5 21:09:00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没事怎么有点被讽刺的味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HOT • 推荐

神回复

© 2018 养卡人社区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如有侵权内容联系发稿人,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