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互联网金融 医保个人缴费比例上调 到手的钱少了如何应对?

【内容】:
  医保房价这类民生问题一直是广大网友所关注的焦点,人社部的医保基金财务报告频频发出预警,中长期支出压力吃紧。也让广大网友心弦紧绷。而昨天爆出,由于医保巨额财政补贴风险正逐步显现,医保基金中长期支出压力加大,2016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个人缴费比例确认要调升,引得民众万众齐怨,医保个人缴费比例上调,到手的钱少了如何应对?有什么好的投资理财

  所谓支出压力,从何谈起?

  我们先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六年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贴的增幅一直高于人均个人缴费增幅,从而使得人均筹资总额中财政补贴的比重越来越大,由2009年的60.8%增加到了2014年的79.3%,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之比已接近4∶1。居民医保存在泛福利化倾向。

  为什么泛福利化一词听着如此刺耳……

  我们以深圳地区为例,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6%,个人2%。单看个人缴费比例,其实并不高,况且医保个人账户中的钱可以取出来自由支配,或者刷社保卡购买指定商品,总之能见着些回头钱儿。但是硬要说泛福利化,那么想问问专家,具体体现在哪儿呢?不能否认的是,医保虽然普及,但看病能给报销的可能也就一半左右,到最后发展繁荣的还是医药市场和医疗系统,还是有普通老百姓看不起病。

  就像养老金缺口一样,医保的最大问题仍属历史遗留。当年没缴费的那些离退休职工或者高干,他们的医保报销比例相当高,或者看病根本就不花钱。对于老人,我们也不能说什么,毕竟过去的企业确实工资低,但给出的福利却高,后来改成了国家统筹,所以老人的看病钱理应是财政补贴。但现在算总额时又说财政贴的太多了,入不敷出时让年轻人通过增加个人缴费的方式去弥补,这事儿办的又不厚道了。

  但是事已至此,我们也无能为力,只能自己想着有什么新出路啦!

  到手的工资减少了,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自己的收入增加呢?

  1.提早给劳动力买保险

  个人缴费比例升高,但医保报销的比例还是那么少,我们如何保障资金的个人人身安全呢?那不如,我们就自己买商业保险,真要是出事儿了,起码医药费有着落了,而且家里人还能有些物质依靠。还是趁早给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配置重疾险,或者有条件的再买些医疗险。以免主要劳动力有个什么万一,家里就没了着落。

  2.量入为出,提高攒钱能力

  一旦医保个人缴费比例增加,我们每月到手的工资势必就少了。在收入被下降时,如果还像现在这样花钱大手大脚,甚至还身背负债的,会更措手不及。所以,要注意量入为出,提高攒钱能力。做好预算,先攒后花。做好强制储蓄的准备,该存钱还是要存钱。

  3.保本至上!建议购买p2p理财产品

  先抛开医保的事儿,就说眼下的投资环境,建议投资者降低2016年的投资回报预期,今年指着股票、基金翻倍赚的可能性不大。

  涨工资的事儿没谱儿,倒是各种费用得交,所以投资别太冒险,先得做好投资保本的工作,其次才能安心将多余的理财收益用作投资。比如购买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P2P理财,1年理财能够达到15%的收益率,稳步增收妥妥的!如果你对流动性要求不高,选择长期P2P理财产品也是可以的。即便你更为喜欢活期,也能够达到8.88%的年化收益率,比存银行强得多。

  4.应急资金随时储备,用于预算外的支出

  为了防止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影响整个理财计划,我们必须准备应急金。因为长期的理财规划不宜改变,总不能让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影响了整个规划不是?因此,还需要做个完全的准备,准备一些应急储备金以备不时之需。当然,这些风险储备金也可以拿来投资活期的理财产品,随投随取,流动性强,方便自己的应急所需,还能同时增加收益,两全其美。

  医保个人缴费比例上调,到手的钱少了如何应对?有什么好的投资理财?时代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政策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要学会理财,随机应变,让自己随时准备,即便意料之外的事发生时,也丝毫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甚至还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就是理财的魅力。希望大家也能够享受理财给自己带来愉悦感受。祝您理财愉快!


养卡人-信用卡之家|卡神网|卡奴网|网贷之家|pos机|卡友论坛|透支卡|玩卡网|办卡、用卡、养卡尽在养卡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HOT • 推荐

神回复

© 2018 养卡人社区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如有侵权内容联系发稿人,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