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银行 银行业核心架构转型不易 看行家如何破解难题

如今的各大银行,已经不再像几年前存款要排队、转帐要24小时……购物也不仅局限于实体店,各个类型电商平台层次不穷。而这一切还要归功于背后科技的力量。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同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资产质量周期性承压、利率与汇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形态快速生长、监管导向日益严格等问题备受重视。另一方面,净利差收窄、盈利增幅减缓表明传统商业模式面临转型压力,需要调整客户结构与业务结构,促进商业银行的转型,以此提高竞争力。

银行业核心架构转型不易 看行家如何破解难题

银行业核心架构转型不易 看行家如何破解难题

近年来,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纷纷启动或筹划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希望从技术上为后续的业务发展和经营转型奠定基础。
如今,全球金融行业正面临着科技创新带来的颠覆性变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为金融科技开辟了发展道路,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变革。同时,也给传统金融业务带来一些冲击,使得传统金融机构也需不断突破与创新以适应市场趋势。在本期"连线'赢'行家--行话直播"中,北京农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韩继炀先生提出,目前的商业银行从传统的单台计算机处理平台逐渐升级至云计算、并发及横向扩展多节点等技术架构已经是迫在眉睫。
而目前国内银行尽管不少银行的净利增长,资产质量均有起色,但传统扩张模式受限、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下,银行的营业收入依然压力不小,而通过转型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已成为业内共识。那么,对于一家拥有千亿级别数据的银行来说,转型并非易事。
提到银行核心架构转型的痛点,IBM资深的技术专家、银行业架构专家梁志华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灵活性和稳定性如何兼顾,尤其是在分布式架构的场景下,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二是银行的核心架构转型,除技术外,人员的技能和管理流程必须是与之相匹配的。
我们知道,银行业的核心系统不但自身包含的功能组件相当复杂,如存、贷、汇、客户、账户、产品、费率、核算、总帐等子系统,而且与之相交互的其他应用系统也相当多,如网银、手机银行、ATM、信用卡理财、信贷、财务等。韩继炀建议,银行的转型可以通过应用设计的一些技巧,将同步交易转成异步处理以减少整体业务风险、关键系统的压力及负担,并保护各类数据交易的一致性,以实现银行核心系统群的建设。
在连线"赢"行家系列谈中,除了探讨银行业在转型过程中的痛点外,两位专家还重点谈及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重建银行核心技术架构时的重要关注点。其中,韩继炀总结了四个方面:
一、产品自主可控能力。一直以来,银监会都在强调自主可控,无论从相应操作系统、供应链、数据库方面,尽量考虑到产品自主可控能力。
二、开放银行的接口和能力。如今不少电商平台、明星银行、社交平台均嵌入融资类产品,商业银行从长远发展考虑,银行的核心技术已经不再是封闭的纯内网体系中,应逐渐将应用向外输出。
三、横向扩展。在面临突发性事件时,需要较好的弹性扩展性能去应对。
四、拒绝分散。在整个银行架构中,互联网数据库、操作系统要集中于某一两个,太多的选型会造成技术人员精力分散、资源浪费。一套精益的核心银行系统是重建IT系统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两位嘉宾还针对当前银行转型过程中,如何规划基础架构建设路线图以及如何从认知转向实践等热门话题。其中,梁志华作为IBM的资深专家,从IBM角度出发,面对银行信息架构的选型同样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详情请猛戳链接观看完整视频:
《银行双核心 技术架构转型》: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k3NzUwNDA2NA==.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HOT • 推荐

神回复

© 2018 养卡人社区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如有侵权内容联系发稿人,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