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互联网金融 P2P网贷公司为何频现“跑路”潮?

【导读】: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作为互联网金融组成部分的p2p网络贷款也迅速成为“互联网+”时代颇受争议的热词。
                        

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作为互联网金融组成部分的P2P网络贷款也迅速成为“互联网+”时代颇受争议的热词。据网贷之家最新统计,今年以来,P2P网贷平台出现“跑路”或提现困难的公司多达677家,其中大多数问题平台成立时间比较短,注册资本金多在1000万元左右,超过5000万元的平台仅有几家。另据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今年9月,全国新增P2P网贷平台约60家,环比下降28.6%,继续创年内新低;同月,新增问题平台51家,环比下降56%,其中有3家平台于上线当月出问题。这些P2P问题公司导致13万名投资者遭受损失。
近来的P2P网贷平台“跑路”潮揭示了“高收益、高风险”这一永恒定律。出问题的P2P网贷平台主要分为提现困难型、“跑路”型和停业型三种。其中,有的公司一开始就抱“捞一票就走”的打算,纯属骗子公司;有的公司初衷是好的,但项目运作后出现问题,无力继续支撑。还有的公司虽然前期有风投公司加入,但中期投入过多而无回报,违反了市场规律,后续自然没有“接盘侠”,然而,这些平台或公司对外仍宣称有高额回报以吸引投资者。以近日报道的深圳市金融联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融联”)为例,其对外称月息高达5%(年化收益率达60%),而金融联在与投资者签署投资协议时,则通过其子公司金来顺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金融联只是担保方。截至今年3月,金融联对外公布的债务高达22亿元,初步统计受损投资者已有200多名。
P2P网贷乱象丛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监管措施“落地”难。监管层虽然出台了互联网金融相关指导意见,但却缺少具体的执行细节。从资金监管层面看,商业银行执行网贷资金托管尚未实现全覆盖,某些公司宣传的建立资金池、平台担保、第三方监管或第三方支付公司监管,徒有其名而不具其实,使得P2P网贷公司有条件“跑路”或者违规。
信息不对称,是另一大罪魁祸首。投资者无法获得关键信息,无法获悉P2P网贷平台实际操作的手法和风险,甚至还有一部分P2P公司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是虚假的,采用的手段是诱导性的,最终导致投资者判断失误。因此,投资者应深刻理解高回报伴随着高风险的道理,以资金安全为首要投资原则。
自今年7月央行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P2P网贷市场开始“洗牌”,一些公司出现“跑路”潮,应该说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另一方面,美国P2P网贷公司lengding Club近日成功上市,给国内P2P网贷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未来,如果监管细则更加明确,相关资金接受商业银行的规范监管,运作信息能够完整、准确地披露,风险预警能真正到位,那么,P2P网贷行业发展仍具有可持续性。
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涉足互联网金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但一定要以风险可控且符合监管要求为原则,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业务。运营商在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与合作的过程中,既要保障用户不受损失,又要维护好自身品牌,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循序渐进,健康发展。
            【养卡人-信用卡之家www.Yangkare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说点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HOT • 推荐

神回复

© 2018 养卡人社区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如有侵权内容联系发稿人,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